中文
可塑度仪(又称可塑性试验机)是用于测定高分子材料(如橡胶、塑料、沥青等)可塑性的专用仪器,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施加外力使材料产生形变,从而量化材料的柔软性、延展性等塑性指标。以下是其主要应用领域:
一、橡胶工业
1. 生胶与混炼胶质量控制
应用场景:天然橡胶、合成橡胶(如丁苯橡胶、氯丁橡胶)的可塑性检测,用于评估生胶的加工适应性。
作用:生胶可塑性过高会导致硫化制品强度下降,过低则影响混炼时的分散性和成型难度?;炝督嚎伤苄允桥卸吓浜霞粒ㄈ缣亢?、硫磺)分散均匀性的重要指标,直接影响后续压延、挤出等工序的稳定性。
2. 橡胶制品生产过程监控
应用场景:轮胎、密封件、胶管、减震件等生产中的中间环节检测。
作用:确保胶料在压延成胶片、挤出成型时具有合适的流动性,避免出现厚度不均、表面粗糙等问题。硫化前检测胶料可塑性,可调整硫化工艺参数(如压力、时间),防止制品缺胶或变形。
3. 科研与配方研发
应用场景:橡胶新材料开发、配方优化(如填充剂、软化剂用量调整)。
作用:通过对比不同配方的可塑性数据,筛选出加工性能最佳的材料组合,缩短研发周期。
二、塑料行业
1. 热塑性塑料加工性能评估
应用场景: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、聚氯乙烯(PVC)等塑料粒子或片材的可塑性测试。
作用:衡量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能力,为注塑、吹塑、挤出等工艺提供参数依据(如熔体流动速率关联可塑性)。检测再生塑料的降解程度,可塑性下降可能意味着材料老化或杂质含量增加,影响制品质量。
2. 热固性塑料预固化控制
应用场景:酚醛树脂、环氧树脂等热固性塑料成型前的预聚体可塑性检测。
作用:确保预聚体在模压成型时具有足够的流动性,避免因固化过快导致制品缺料或内部应力集中。
三、电线电缆行业
1. 绝缘与护套材料检测
应用场景:橡胶或塑料绝缘层、护套料的可塑性测试。
作用:保证材料在挤出包覆导线时能紧密贴合,避免出现气泡、裂纹等缺陷。评估材料在长期使用中的耐变形能力,防止因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绝缘层开裂。
四、沥青与防水材料
1. 道路沥青性能测试
应用场景:石油沥青、改性沥青(如 SBS 改性沥青)的可塑性(即 “稠度”)检测。
作用:衡量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软化程度,判断其适用于高温或低温地区的道路施工??伤苄允萦肓で嗟酿そ崃?、抗变形能力相关,是沥青路面耐久性的重要指标。
2. 防水卷材生产控制
应用场景:改性沥青防水卷材、橡胶基防水片材的可塑性检测。
作用:确保材料在热熔施工或冷粘施工时能紧密贴合基层,避免因可塑性不足导致铺设时开裂。
五、其他高分子材料领域
1. 胶黏剂与密封剂
应用场景:橡胶基、树脂基胶黏剂的可塑性测试,用于评估其涂布时的施工性能(如刮涂、挤出的难易度)。
2. 皮革与人造革工业
应用场景:合成革用树脂浆料的可塑性检测,影响涂层的柔软度和手感。
3. 实验室与教学研究
应用场景:高分子材料专业教学实验、科研机构基础性能研究(如材料结构与可塑性的关联分析)。
可塑度仪的典型测试方法:将标准试样(如直径 16mm、高 10mm 的圆柱体)置于上下平板之间,施加一定压力(如 10kg)并加热至规定温度(如 70℃),保持 3min 后测量试样的压缩形变,用形变值表示可塑性(数值越大,可塑性越好)。
标准:遵循 GB/T 1233《橡胶 可塑性的测定 威廉氏法》、ISO 2039 等国际国内标准,确保数据可比性。
可塑度仪的核心价值在于为高分子材料的 “加工适应性” 提供量化依据,贯穿从原料采购、配方研发到生产质控的全流程。随着材料性能要求的提升,现代可塑度仪正朝着自动化(如自动加载、数据实时采集)、多功能化(如同步测试温度 - 可塑性曲线)方向发展,以满足新能源、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性能材料的检测需求。
版权所有 @ 山东德瑞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:鲁ICP备12028852号-4 实验室一站式服务,实验室设计,试验仪选配.(鲁)-非经营性-2021-0099